服务热线:0571-86692169

医药市场遭遇“黑五”,黎明前的黑暗还是行业的黄昏?

发布时间:2021-08-24

以下文章来源于深蓝 ,作者高翼


2021年8月19日,随着曾经的医药一哥恒瑞医药半年报的落地,接近负增长的净利润——这是近18年,恒瑞净利润率最低的一次——再一次打破所有医药行业关注者的预期。

二级市场上,恒瑞医药虽然频繁有小的买单现身,但两次收盘时,恒瑞医药都被狠狠地封死在了跌停板。与此同时,整个申万二级指数里的生物医药行业,第16次进入行业跌幅榜前三。

而这一天(8月19日),也是整个医疗医药行业的黑色星期五。除了开盘跌停的恒瑞,泰格医药大跌7.68%;迈瑞医疗跌17.05%;港股医疗板块也血流成河:平安健康大跌14%,阿里健康跌12%……



二级市场反馈不了一个行业的全貌,但是绝对是反应行业情绪的一个重要指标。

今年的医药行业,似乎格外的难。

曾被寄予厚望的肿瘤药PD-1,竞争之恶劣、传统业务下滑之快、大药企生存之困难,这一次,全部打破了行业人的预期。即使是在三年前第一次集采时,大家还有创新业务可以期待,而这是一次是创新药企的“12.6”,在医保局这个超级买家的集采压价之下,暂时看不到了远方的路。

去年8月8日,“重仓中国”的高瓴资本在其医疗健康峰会上,合伙人易诺青说了一句话:“如今的生物医药就像当年互联网行业爆发的前夜。”

而今天看来,它不太像是前夜,更有可能是黄


           医药行业:一半公司是亏损的      

2021年,十四五计划的开年,也新冠疫情发生后的第一年,医药卫生工作再一次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但随着疫情期间带来的一些抗疫相关品(比如防疫产品(手套、口罩)、原料药、疫苗等),产值由鼎盛慢慢恢复正常,繁荣的景象退去之后,大家才发现在过去一年里,整个医药行业中有将近一半公司其实是亏损的

所以,抛去二级市场的“虚假繁荣”,2020年大家其实过得并不顺利。

而新的一年里,原本期待政策会从供给侧继续深化改革,从顶层设计上给资本和创新以及成熟药企一个新的方向的引导,创新药如何在当前基础上向前沿技术更进一步?如何借助政策红利出海?仿制药行业集中度如何进一步提升?和创新相呼应的商业保险如何开始规划落地?这些都是一个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但行业在等来优化供给之前,先等来了支付革命。

带量采购的发起者三明,依旧是今年的热点。两会闭幕之后,对于慢性、常见病药品的集采成了医药行业提及最多的话题之一,带量采购早已地方试点,上升到了“国策”的地位。


 6月份,《医疗保障法》公开征求意见,预示首个中国医保法规的到来。不仅进一步强化了医保作为最大支付机构的购买能力。也使得未来在价格谈判方面,医保局面对医疗机构和制药公司,将拥有更多主动权。

紧接着,随着七普数据的酝酿和出台,大家发现中国的人口结构老龄化速度比想象的要快。

水面之上是广大群众吐槽着“90后都不愿意生了”,而水面之下,则是学者和当局们越来越焦虑的老龄化危机,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老龄化危机就和医药开支大幅提高,完全画上了等号。

所以,六月份以来,五批药品集采、器械集采、生物药集采、大型设备集采......各种降价政策接踵而至。连医保不报销的晶状体、生长激素、甚至齿科耗材企业,也在提心吊胆自己的产品未来会不会也进入到医保集采的降价名单。

医药行业的里的不安,甚至一度传到其他行业。

前不久,最大的上市儿童奶粉公司中国飞鹤,股东交流会上甚至有研究员问到:“未来贵公司的奶粉,会不会进入到集采名单?”段子流传的背后,也包含了医药人的无奈。

今年,除了疫苗公司大幅受益于新冠的放量和用户教育的提升带来的新增接种群;CXO公司消化掉以前的应收账款而转化的巨额增速;以及消费类医疗大幅扩张的变现,以及去年低基础带来的高同比增长。

整个医药赛道,除了这三条线,剩下的则茫茫的被埋进了持续的下跌中。


      恐惧的背后:对政策的过度解读      

前日,在南京药促会一年一度的监管科学论坛上,来自顶层设计的人聊到了一种困惑:监管层的政策设计出发点是好的,考虑的也算全面,但政策执行总会有一种惯性,而市场在一段时期内也会过度解读。

监管机构和药物经济学专家们,每次在公开场合,都会表示自己“既会对患者负责,也会对医药企业负责”,药品的定价一定会去平衡多方面的利益。

但最终价格出来的时候,对于谈判机构的明牌,而企业是看不见的,于是会以最保险的方式力求保住自己的市场份额,反应出来的就是一轮又一轮“砍价运动”中医药企业自己不断爆出的最低价,在医保谈判和集采中,这是一样的逻辑。

企业带着丢标的恐惧,陷入无节制的竞争,从而降价,这成为集采和某些医保谈判中能够大幅砍价的核心机制,但这种做法一旦执行次数过多后,就会形成一种惯性思维:“反正都是要降价的,那我到底还做不做?”


这种过度的悲观,也在通过另外一条路径,传递到行业中去:顶层释放了要降价的信号,地方在文件的指导下,过度执行,也启动了一轮轮降价“竞争”:举个例子,广州一批集采总体降幅50%,各地竞标赛之下,湖北再降70%,而湖北“砍价”的经验和方式被肯定之后,另一个城市又不甘落后,直接降到90%——地方会用一种更激进的方式去落实来自顶层的指示。

而企业的直接打交道方是地方政府,当这种点与点之间的竞争,最后汇集成面,便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种自上而下的降价潮。也给整个行业一种“这个行业难做”的预期。而这份预期,最后表现出来,就是整个市场上慌乱的企业们像无头苍蝇一样的做各种布局。

今年年初,医美大火。做玻尿酸的爱美客和华熙生物,股价在年初短暂徘徊之后便一飞冲天;医美业务占比不到1%的老牌药企华东医药,直接完成了咸鱼翻身;甚至卖衣服的朗姿股份,因为有了部分医美业务,而完整的吃下了这波医美行情。

医药的高壁垒+消费属性,而最重要的是没有医保降价的预期,让医美成为今年医药行业最火的板块之一。以至于一些主要精力完全是制药的公司,也垂涎欲滴、跃跃欲试。

国内最早的生物药企,三生制药,开始布局起了防脱发业务;老牌抗生素巨头四环药业,代理起了肉毒素,开始关注脸上的生意;知名流通企业景峰医药,打造了药妆玻尿酸产品;双鹭药业参股34%博润生物,后者主要产品还是玻尿酸;就不用提本来就多元化布局的复星,今年更是把植发机器人搬上了CMEF(中国医疗器械博览会)......

“做药不赚钱,做政策不关心的药才赚钱”。这在一定的时间里似乎成了行业和资本市场的主流意见,于是做药的开始人人自危,有危机意识的早几年也朝着非药业务转型,比如器械、比如创新药——但后来发现这些也逃不过降价的宿命。

于是,制药公司开始盯上了消费类业务。

如果大家纷纷去做别的,三十年后,中国老百姓吃的药谁来保障?靠外企?靠来往于中印之间“药神”?还是靠这些做医美的公司?——当然,这是短期内的一个极端场景下的想象。

流通的水分要挤,医药产品价格要降,但政策,往往会有一个振荡期:给行业一种极度放大了的正向或负向预期。怎么去避免这种“过度解读”,是各地的执行者所要考虑的。

不过,中国的企业执行力都很强,转型都很快。2015年医药供给侧改革,鼓励创新,大家很快的便开启了一系列创新业务。如今,即使制药不那么香了,大家也很快找到新的出路。而要让企业从医美、保健品、消费等业务中抽身来重新做踏踏实实的研发,也只需要喂一颗定心丸。

但,何苦要走这么一趟弯路?

      焦虑下的期待和未来      

2017年10月8号《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国办36条》)正式颁布,创新药行业牛市正式开启。

在这短短的四年里,外资药企从“躺赚”到如今被国产替代力量围猎;苦于来不及转型的传统药企因集采而快速衰落;恒瑞等大型药企是如何把临床团队扩充到了4000人规模,从传统一下子蜕变成创新;但更多的,一批批小型药企,借助资本和CRO的力量,在躁动的行业里完成腾飞。


而这一躁动,就是四年。直到如今。

还是回到恒瑞,乐观一点看,到2023年,仿制药集采的冲击基本完毕,创新管线虽然受医保降价压力大,但几款产品都是国产替代的大品种,慢慢放量不是问题。顺利的话,国际化慢慢进入收获期,海外业务开始贡献业绩。到那时,虽然不是曾经的王者,但是留在中国医药企业的一梯队,肯定不是问题。

但这背后是恒瑞,是对行业超过三十年认知积淀,是充沛的现金流,是研发0资本化的完美财务结构。

除了恒瑞之外,那些负债高企的药企如何?产品结构还是以仿制药为主的公司,未来如何去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转?而那些长时间不能营收的Biotech该如何?政策的负反馈下,热度散去之后,谁来接后续的盘?

医药行业的政策,往往都是一松一紧交替进行:比如临床大核查之后,马上接一个创新药审批改革;比如限期一致性评价后,马上把医保和集采目录和过评产品挂钩;再比如在港交所和科创板等资本市场大幅示好下,很快启动密集的降价政策......

这一松一紧,再松再紧的政策,一定程度上,能筛出真正扛得住波动的企业;也能淘汰落后的企业,使行业集中度能够提升,管理效率也因此提高。

而每一次放松和收紧,掌握时间和力度是个技术活,过紧之后,需要花更大的政策力度和时间成本去进行校正。

这一次降价政策,一直在持续,短中期看,在政策放松、鼓励行业发展上,行业有了越来越多的焦急和期待。在持续的紧张下,技术瓶颈期越来越近,控费压力越来越高,暂时没有什么“大救星”,能立即打破现有格局。

医药行业并不是没有沉寂过。世纪之初,新医改时,在2015年毕井泉上任开启改革之前,医药行业都没有找到一条清晰的发展方向。创新药、仿制药、中成药,以及下面IVD(诊断检测)、器械、CRO、原料药......的各个细分子行业都没有找到自己的行业地位,大家都在一种懵懂中赚钱。


如今,政策明晰、方向确定,创新药赚行业的“α”,成为第一个吃到增量的人;仿制药躺着赚钱的日子不再,至于后面的各种子赛道,大家都有自己专业的细致分工,一同去更好的完善整个中国的大健康体系。

而现在,大家突然发现,这个体系正在被逐渐挤压。

从毕局改革算起,中国的医药行业正常而有序的发展不过六年。此前,中国的医药行业沉寂时间已经太长了,如今在各路资本、科学家、创新药企和医疗机构共同的烘托下,呈现一片有真实、有虚假的繁荣——但无论是繁荣还是虚假,它都不该过早的结束。

因为,药品研发行业是一个高技术、长周期、需要坐冷板凳的行业,也是一个关乎13亿人生存的行业,它需要用泡沫来堆出更高的台阶。



声明:本文系药智网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司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